國慶節是我國比較重要的一個節假日,這個時候豬肉的需求量會增加,很多人都會比較關注豬肉的價格,按照最近一段時間的行情來看,豬肉的價格一直在上漲,預計在今年國慶節的時候,豬肉的價格還可能會小幅度上漲,但是下跌的可能性比較低。
豬肉價格可能會上漲,但是上漲幅度不大。
專家表示,隨氣溫轉涼、疫情影響趨減,秋季開學疊加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屠宰場開工率有所回升,助力生豬價格上漲。
國家發改委9月1日發布消息稱,為切實保障中秋、國慶節日豬肉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指導各地發展改革委抓緊部署,9月份加大政府豬肉儲備投放力度,與國家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工作形成合力。目前各地正按照工作部署,積極準備投放豬肉儲備。
國家發改委明確,今后一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分批次持續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各地聯動投放地方豬肉儲備。
可能會小幅度上漲,可能會在25元一斤左右。
下半年中秋、國慶和元旦等傳統佳節較多,市場豬肉消費需求大概率呈現季節性反彈。對市場參與者而言,投放政府豬肉儲備,更多起到政策和情緒引導作用,有利于市場恢復理性,合理安排生產經營,保持正常投苗和出欄節奏。但政府豬肉儲備規模有限,實際上對短期市場供給產生的影響較小。
今年9月份的生豬出欄量不會很多,而如今消費市場正在逐步恢復,所以整體上豬價不具備大幅下跌的條件。
1、二次育肥現象產生
顧名思義,這種現象就是指豬的第二次生長和發育,養殖戶為了多賺些利益,他們會把沒有出售的生豬催熟,將其進行二次發育。這樣產出來的豬,肉會更多,按理說這樣的做法會讓豬肉的產量增加,豬肉價格自然會降低,但實際上二次育肥非常考驗養豬人的技術,很有可能會導致豬被賠進去。
2、肥轉母現象的發生
這與二次育肥有些相像,只是養豬戶會把本應該售賣的母豬繼續喂養,讓其產更多的豬,但是這樣一來,該流通在市場的豬肉就會減少,豬肉價格也會上漲,并且養殖戶還發現物以稀為貴,因此他們會用這樣的方式調整豬價,賺取利益。
3、惜售壓欄現象的發生
這就是養殖戶在市場當中發現了調控豬價的方法,于是人為的減少市場當中豬肉的流通,從而讓自己現有的豬產生最大利潤,當然,大部分可以調控市場的都是大型養殖戶,而一些散養戶很難做到這一點。
4、輿論的影響
如今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會在網絡上散布謠言,讓豬肉的價格不斷攀升。因為很多人害怕豬肉價格會持續上漲,因此他們就會瘋狂購買和囤積,這樣一來,豬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會攀升。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