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種植小麥,最重要的就是深耕,增加活土層,促進根系下扎,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這是真的嗎?其實,通過大面積的免耕播種,不但降低了勞動強度,還能夠增產,這又是為什么呢?
我們當地一般以小麥一季,玉米、大豆或水稻一季。在種植玉米或大豆時,很少有人進行深耕土壤,正常在小麥收獲后,且墑情良好的情況下,便直接播種玉米或大豆,當然到了種植小麥時,一般都會選擇深耕土壤,因為深耕可提高小麥發芽和出苗率,避免小麥弱苗、黃苗現象的發生,而且多年不深耕的土地,會導致土壤板結、不吸水,肥力得不到充分吸收,使作物不能正常發育和生長。
1.農戶養殖畜禽數量下降,種植綠肥和割青漚肥的習慣已經不存在了,農村并沒有大量的農家肥可以種植小麥,土壤有機質含量逐步下降,僅靠增加速效氮肥、磷肥和鉀肥數量來提高小麥產量,最終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嚴重,肥料利用率下降,小麥生產成本下降。沒有農家肥改善土壤結構,深耕的作用微乎其微。
2.免耕法采用顆粒肥料,集中深施,避免了肥料揮發和流失,根系接觸到肥料的機會大大增加,冬前壯苗容易達到標準
3.免耕法直接在播種期開溝施肥播種,沒有深耕,保護了土壤疏松透氣的原本能力,根系更容易接觸土壤,并很快伸長,根系更發達。
4.免耕播種機不需要旋耕和深翻,作業次數減少,每畝可節省耕翻開支50元以上。
5.免耕種植采用5厘米等行距播種,行距寬,通風透光,有利于分蘗,小麥分蘗多,莖稈粗壯,穗大粒多,減少了病蟲害發生,一般產量5%~10%,每畝地節本增效150~200元。
1.墑情較差或者過分潮濕的情況下不宜免耕,要等到墑情合適的時候播種。
2.播種前要清理地塊,不能有大量雜草。
3.秸稈還田的地塊,需要將秸稈截成小段,不能有大量的沒有處理玉米和水稻秸稈。
4.采用專用免耕播種機播種,一次完成帶狀開溝、種肥深施、播種、覆土、鎮壓、起壟等作業。
最新評論:共3條
我認為在小麥前,有必要進行深耕土壤,這樣有利于小麥的正常發育和生長。當然深耕土壤要注意耕深和一些注意事項,這樣才能起到深耕的作用。
支持(5)
蓋樓(回復)其實小麥播種前,進行深耕土壤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深耕后的土壤變的疏松,土壤的通氣性也得到提升,有足夠的空間讓小麥根系發育生長。
支持(5)
蓋樓(回復)實踐證明,水旱輪作地區,水稻收獲以后種植小麥,如果深翻,在墑情不合適的情況下,很難將土壤整細,播種深淺不一,壓苗嚴重
支持(5)
蓋樓(回復)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