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sars,現在有新冠病毒,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了吃野味的教訓,國家也開始大力管控野味了。這也導致不少人不知道哪些是野味不能吃,哪些是可以吃的,比如龜鱉蛙等兩棲動物,也影響了不少人工養殖戶。不過最近通知時,中華鱉和烏龜都不在國家的禁食名單中。詳細了解一下吧。

中華鱉是野味嗎
據中國水產雜志社消息,農業農村部3月4日緊急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其中,牛蛙在水產新品種列表中。所以中華鱉不算是野味,屬于水生物種。(政策全文)

中華鱉還能吃嗎
是可以吃的,和烏龜都不在禁食名目中。
根據農業農村部在3月4日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中華鱉、烏龜等不入禁食名錄,是可以吃的。明確將中華鱉、烏龜劃為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以及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

中華鱉和烏龜的區別
中華鱉,又名水魚、甲魚、團魚,烏龜則又被稱作草龜。兩者在生物學上的分類是相同的,都屬于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
龜甲最表面的一層是與我們的指甲類的角質結構(下面層才是骨板),隨著進化,它們的最外層角質變得比較堅硬(稱為盾片),這樣的龜,統一稱為硬甲龜。
甲魚(鱉)在進化過程中,它們的骨板慢慢變得柔軟,同時最外面一層的角質也演變成皮膚,這一類龜稱為軟甲龜(即甲魚、鱉)。所以我們吃甲魚時,它的背甲外圍的那一圈,叫裙邊,很好吃。而龜是沒有裙邊的。

相關新聞
農業農村部發布正式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安全了,泰蛙、青蛙還要再等!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有166種,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有215種,也就是說這381種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