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是一年之中比較受歡迎的節氣,也是季節變化比較明顯的一個節氣,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尾,這個時候會有很多的習俗和講究。過了冬至就會進入數九天,天氣會有點冷。傳統說法冬至就是過年,所以過了冬至就是大了一歲。
按照傳統說法,冬至就是過年,所以過了冬至就大了一歲。但是,現在一般都沒有這樣的說法了。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至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至是不是大了一歲.
1、“冬至大如年”的意思是冬至的重要性僅次于過年。
2、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記載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3、冬至這天,北方吃餛飩來應節,南方則吃湯圓,香港更是“無雞不成宴”。冬至日的前一天,又叫做“小至”,家家戶戶搗米做湯圓,以作為冬至日團圓圍桌食用。過了冬至,就將迎接新年。
1、不能嫁娶忌回娘家
在農村部分地區,冬至時節是民間祭奠先祖祭拜亡親的節日,所以這一天忌諱嫁娶。民間有俗語說:冬至嫁娶,自取其辱。此外這天出嫁閨女忌諱回娘家,俗語說冬至回娘家,彷死老公公。
2、忌串門走親訪友
冬至這天不能走親訪友,民間有俗語說:冬至路過人家門,輕抬腳步別驚人。尤其是守孝期間的人更是不能串門,否則會引來別人家的不滿。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