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寒冷,這個時候如果達到一定的條件,就會出現降雪的情況。其實降雪也是一種形式的降水,只不過溫度低了,水汽遇冷凝結,下到地面上就是降雪了。民間關于下雪有很多說法,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比如“瑞雪兆豐年”。那么小寒節氣下雪有什么說法嗎?
小寒下雪的寓意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的雪可以稱為“瑞雪”,是好兆頭。民間有俗語說“小寒三白定豐年”,大致意思就是小寒下雪說明是豐年,“瑞雪兆豐年”。而從自然科學方面也是有道理的,冬季下雪能夠將昆蟲消滅,第二年不容易鬧蟲害,并且能夠為糧食作物儲存水份,為春天播種發芽提供充足的養分,因此小寒節氣降雪是為宜。
北方小寒是會下雪的,而且下雪的幾率比較大。小寒節氣表示的是天氣寒冷程度,但還沒有寒冷到極致所以是小寒。當氣溫足夠低的時候,就會迎來降雪。而且北方地區緯度高,受到寒潮的影響大、時間早,所以冬天也比南方要更冷一些,降雪量也比南方更多。
下雪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大氣中有較冷的冰晶核,以及低于 3.0°C(冰點)充足的水氣。 如果冷空氣相當強并且含有水分,1°C到10°C的溫度也會下雪。大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結或水滴直接凝固,就是雪。 也可以說是云中溫度太低,細小的水滴形成冰晶,當它們像雪花一樣落到地上時,就是下雪了。 當冰融化時,它會吸收熱量,所以地面上的溫度會比下雪時低。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